“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打造三大名片的新突围
2013/2/20 9:48:1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从土生土长的农民,到手持画笔的牡丹画师,孟津县平乐村人用智慧和双手成就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称号;从“小打小闹”的创作,再到牡丹画创作销 售的公司化和产业化,平乐有了更大跨越。而今,倾力打造“水席、正骨、牡丹画”这三大名片,是这个豫西小村庄所酝酿的又一新突围。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李亚林/文 记者 李书宝/图
改变一个村庄的牡丹画
走进孟津县平乐村,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与牡丹画相关的事物,“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一个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27590平方米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处于园区中央的美术综合楼和周围的两层画家工作室交相辉映,布局犹如一朵开放的牡丹,其间,除了200套的画家工作室,还有25亩的牡丹写生园。
以牡丹为主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平乐农民画家们的牡丹画作品远销国内外,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2007年4月,这些农民画家自愿组建洛 阳平乐牡丹书画院。然而,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牡丹画必须形成产业,这一点,早在2008年,郭玉灿当选上平乐村村主任时就清醒地认识到了。
常人眼里,60岁是一个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在花甲之年,郭玉灿干了一件大事,“我当时就是认准一点,要把平乐牡丹画推出去,我要做成这件事”。经过一年多的奔波,62岁的郭玉灿有了收获,平乐村的牡丹画又逢机遇。
2009年4月21日,时任省委书记的徐光春批示:要关注、扶持、推动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的发展,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如今的平乐,已形成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20多名,牡丹画专业户100多个,牡丹绘画爱好者300余人,年创作生产牡丹画8万幅,销售收入超500万 元的产业规模。
把平乐打造成名吃城
去年9月17日,平乐水席中的特色菜——铺肉被列入洛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平乐的水席有了更高的认知度。“洛阳水席,发源的根在我们平乐村,这些我们不能丢,正在把它打造成另一个品牌。”郭玉灿说。
据了解,在平乐村,眼下经营水席的饭馆已有近80家,但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饮食管理协会对其进行规范,因此,参差不齐、条件优劣比较明显。用郭玉灿的一句话,就是“八仙过海”,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而各家水席饭馆所购买的肉、粉条、蔬菜等材料更需要监督管理。
“水席是洛阳的一个招牌,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上六个朝代在平乐,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的招牌就更要做好,我认为必须得管。”郭玉灿认为,对水席经营进行规范的管理,才能不出事,才能走得更远。
郭玉灿算了一笔账,按80家水席饭馆算,在平乐村,一家饭馆一天可以待客数十桌,这样下来每天就有数千人。“一天一桌消耗5斤肉,尤其是过节 时,这个量是很大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能带动更多人就业致富。”郭玉灿说,土地流转后,村民以此进行增收,也是一条切合该村发展的实际道路。
把平乐打造成洛阳的名吃城,以牡丹画带动旅游、以水席带动饮食发展,从而实现更大发展,这是郭玉灿对平乐村今后发展的一个思路。
守住“郭氏正骨”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平乐郭氏正骨术诞生于洛阳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平乐郭氏正骨术驰名中外,成为近百年来民间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正骨流派。目前,“洛阳平乐正骨”项目已被河南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自1796年清嘉庆年间郭祥泰在平乐村创立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以来,其后的几代传人都秉承祖训,致力中医骨伤医学的发展、创新,使得源远 流长的平乐正骨,由治病救人的民间朴素医技,上升为造福人类的中华骨伤科学。以中医传统手法正骨为主,辅以祖传膏药、汤药、小夹板等,疗效显著,患者痛苦 感低,且愈后复发率低而使得郭氏中医正骨著称。
最近,平乐村委会让省设计院将旧村进行了规划设计,该村3000亩的土地,相应产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规划。“这么多年,平乐的郭氏正骨在洛阳的 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发掘,以中医传统手法正骨为主,我们要守住这一点。”郭玉灿说,今后准备在平乐建一个占地200亩到300亩的医院,主要以理疗为主,将 其打造成一个以理疗服务为主的疗养中心。
“现在平乐村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作为村主任,我必须起到带头人的作用,那就是把握准平乐村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和政策。”郭玉灿认为,平乐村的未来,今后会在更好的一个平台上实现更大的发展。一键分享到。(原标题:平乐打造三大名片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新突围)
来源:东方今报 2012.4.10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