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吃饺子”,这一习俗保持至今,但很少有人注意,破五的饺子与平时的饺子不同,它需用全肉馅。
老北京过年吃的饺子分两种,一种是全素,晚上用来敬神,一种荤素搭配,全家食用。唯“破五”例外,事实上,破五的饺子需重新包过,在有些地方需连吃五天,如果坚持不下来,两三天也可,总之,它不是过年的剩饺子。
为什么破五饺子不用素呢?因为要刻意煮破几个,全肉馅才能保证不散,犹如丸子,否则连汤带水,与敛财的本意相乖,破五的饺子是迎接财神用的,可财神岂能吃素?加上纯肉馅饺子比较坚挺,亦有硬通货的气场。
破五饺子在包法上颇有独特之处,需沿着边缘一点点捏成,而不是一次挤成,这叫“捏小人嘴”,这么包的饺子据说可以有效抵制谗言。此外,破五的饺子馅料需上案板剁,声音越大越好,以弘扬暴力,将小人吓跑。
其实,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说法,破五原本与小人无关,初期是因为节日期间有很多禁忌,至此可以完全打破,比如春节期间不能扔垃圾,否则就是扔了财气,可到破五它们就都突变成了穷气,必须立即清除。
破五又叫送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韩愈的《送穷文》中便提到了它们,为了送得彻底,于是便有了“吃穷饭、除穷根”、“糊穷坑”、“填穷坑”等等习俗。总之,这天不论干什么,都有给穷拆台的意味。唐代诗人姚合在《晦日送穷三首》中曾写道:年年到此时,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有一种说法是大年三十人们在请神时,把姜太公的老婆脏神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告到弥勒佛处,为了安抚她的情绪,破五只有再为她放一次炮,包一次饺子。这个说法显然是后人穿凿附会,姜太公生活的时代佛教还没传入中原,他的老婆怎么可能找到弥勒佛呢?
其实,破五之能影响深远,与商家的炒作不无关系,在老北京,初六是大买卖家重新开张的日子,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也为了讨个吉利,初五往往要折腾得热热闹闹,所以才要放鞭炮,摆三桌半,其规格甚至不亚于除夕,因此产生了一套非常复杂的仪式。在“破五”时,最主力的鞭炮是“二踢脚”,因为它两声之间相隔甚远,象征着已经把穷神远远地驱逐出去。
破五是人们正式从节日气氛中走出来的日子,但还保留着许多禁忌的影子,据《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此外,破五又叫“忌针节”,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唐山/文)(原标题:破五吃饺子 荤馅儿素馅儿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