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小年:祭灶

2013/8/2 11:43:34 点击数: 【字体:


祭灶

苦茶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小年儿祭灶。说通俗点,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年节前的敬神祭祀,就从这里开个头,一路殷勤不断祭拜下去了。

  在民间诸神里,灶王爷是最好糊弄的一个爷。大约是因为他跟老百姓们接触太密切了,大家才对他神秘感不足,调侃味儿有余。他“老人家”自从被请进门,就被“糊”在灶房里,一年三百六十日,烟熏火燎无停息。因为他的主要职权,就是掌管下界的灶房。

  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和更享受的事情呢?做饭呢,离不了灶房;灶房呢,离不了灶王爷的掌管,所以老人们说:不管你张王李赵遍地刘,你家的家长,同一个人儿!谁呢?灶王爷。你没见,灶房里那张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像吗?慈眉善目的老两口儿,一左一右,又憨厚又慈祥,真像是邻家的爷爷奶奶!他二位旁边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老人们的古话:灶王爷,本性张,人称张郎,娶妻丁香,感情甚好。忽然一日张郎身价显贵,就休了丁香,娶了妓女海棠。谁知不久横遭一场天火,烧得张郎片甲不留,海棠也弃他而去。他只好沿街乞讨,到一富户家,女主人恰是前妻丁香。丁香不计前嫌,端给他热馍肉菜,张郎端起碗来,想起从前,深感羞愧,就一头钻进滚热的灶膛憋死了。此时正赶上玉皇大帝下界视察,念在同宗同姓的份儿上,就封他做了一名灶王官,这就是灶王爷。

  凡间的人,对灶王爷,不是那么恭敬得要命,大约也跟他这种背信弃义、嫌弃糟糠的不雅之名有点关联吧。但是,既是神,本事就大于凡人啊,况且这老儿,还有着专事监督人间善恶的特殊身份,人们就更不敢得罪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携灶王奶奶,要乘马车上天庭,向玉帝汇报工作。人们会为他准备盘缠、行囊、马车,还有送给玉帝的礼物鸡鸭牛羊,并敬上花花绿绿的“糖纽儿”,意在甜甜灶王爷的嘴,让他多言好事,多降吉祥。

  我娘在世时,跟我讲,在她小时候,二十三的祭灶仪式,还很有讲究呢。白天,老太太们劈好了高粱秸,用光滑的外皮做骨架,用暄软的内瓤做身体,扎好两匹灶马,一架车,那马有头有腿有尾巴,有肚子,那车的轮子,都是圆的,马车扎好,好让灶王夫妇乘着上天。小闺女儿们,则忙着剪彩纸,剪出鸡、犬、牛、羊,还剪碎一捧喂马的草,给灶马当干粮。

  我娘这样讲的时候,我听着很像童话,就跑去灶王爷的神像前左瞧右瞧,心里很羡慕他们没有翅膀,也能上天。

  到小年之夜,又往往深夜不睡,等大人焚烧完旧年灶王的神像,就跑去屋外,仰望天空,看星斗灿烂,天幕深蓝,想着,冥冥之中,那灶王一家大约已经乘着马车,凭长风,越过迢迢万里银河,到天宫去了吧。多么神奇的小年,多么热闹的腊月啊。只有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大人们才会合心合力,讲那么多神奇的故事,给孩子们享受。

  长大了,又羡慕那时候的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制造出一幕幕中国版童话,把日子点缀得有滋有味。

  前不久,翻阅一部旧画册,竟翻到一幅题曰“大清光绪二十九年灶君之神位”的灶君图,很是惊奇。图画的上方,画的是灶王拜见玉皇大帝,两人相互拱手,竟是老友相见的场面;下方画灶君夫妇坐在桌案前,左边有妇女烧火做饭,右边有妇女抚养婴孩,养马人在槽后喂马。灶君一家安闲自在,很有点安居乐业的人间情味。

  三十岁以后,我也开始向往这种踏实的凡间生活,驯养自己入世;于是渐渐拿起了当家主妇的庸常姿态。腊月的时候,到集市上“请回”一堆的神,在相宜的日子里,这里安置一位,那里安置一位,把屋里院里贴得花花绿绿的;逢节日之夜,到处点起明灯,点起蜡烛,弄一派神秘祥和的气氛,给孩子一个童话的情境。

  诸神慈悲,原谅我这一介小民吧,因为我供奉大家诸位,实在是膜拜不足,好玩儿的感觉更多些。从另一个角度说,没有功利性啊,从根到梢都是纯净的呢。(原标题:祭灶)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羊城晚报(2013-02-0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祭灶的传说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