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豫西的皮影戏以灵宝的最古老,可以说是古城的传世之宝。灵宝的皮影也叫道情皮影戏,是以高雅的道情演唱和轻盈的皮影表演演绎戏曲内容的一种庭院艺术。
光影间跳动的精灵
初夏的早晨,冒着细雨,记者来到灵宝。一下汽车,便直奔皮影艺人索武酉的家,想亲手摆弄一下那栩栩如生、晶莹剔透的小精灵。
索武酉今年56岁,多年来一直随哥哥索辛酉四处演出,也是一个能拉会唱的“全把式”。索辛酉是灵宝的一位民间艺术家,他与卢氏县豫西大峡谷风景区签订了一年的演出合同,目前正在卢氏演出。
一进家门,索武酉便把箱子搬出来,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他拿出了韩湘子、包公、许仙、白娘子及水浒人物……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一个个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索武酉亲切地叫它们娃娃。这些皮影娃娃都是侧面形象,身子、胳膊、腿雕刻后用细线连接在一起,头可以随时插在脖子上,操作起来灵活自如。皮影箱里还有用来表现环境、烘托气氛的亭台楼阁、花草林木、花鸟鱼虫等皮影,小则数寸,大则尺余,精细别致,令人叫绝。
索武酉介绍,制作皮影一般用上好的牛皮,先将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打磨使其光亮透明,将样稿画在处理好的牛皮上,用刀镂空,然后描上艳丽颜色,待其干透后再刷上桐油。演出时,置一块白纱布作屏幕,皮影操作者站在屏幕下,将皮影紧贴屏幕上,从背后打出灯光,观众则坐在灯光对面方向观看。灯光将道具人物的投影射在屏幕上,艺人在屏幕后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其余7个人演奏不同的乐器,手、嘴、脚并用。幕布上的皮影色彩鲜亮,栩栩如生;丝竹悠扬,琴鼓齐鸣,说唱打斗,热闹有趣。索武酉说,过去,一场戏演三天三夜都不稀奇。
道情皮影戏的唱腔分为官调(喜调)和梅调(哀调)两种,演奏和演唱是二位一体的。除了吹笛者之外,其他演奏者都参与演唱。道情演唱的特点是,每唱一句或一段后,众人齐声合唱,且每种腔调都有富于变化的板式,以适应各种人物及剧情的需要。
据说,灵宝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皮影。这些皮影在室内看色彩有些旧,在灯光下却异常鲜亮。《白阳山》一剧所用的“老虎”即为明代皮影,其刀法简朴,造型粗犷逼真,“虎”的8个部件转动灵活,表演剧烈活动时尤为精彩。
灵宝道情原为外地的一种说唱道情,清朝中叶,当地岳渡和沟东村两户在外地做官的大户人家,由山西一带传入。还有一种说法,当地一杨姓家族的祖辈曾经是清朝一皇帝的御前戴刀护卫,他告老还乡后,把道情从京城引进,并将道情和皮影结合在一起表演。最初的道情皮影是当地官宦、秀才、举人在庭院里自拉自唱的,后来才在民间流传开来,出现了艺人和唱班,在村民还愿、生子、庆寿等民俗场合表演,成为具有灵宝地方特色的道情皮影剧种。
皮影的历史很久远
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
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盛行于宫廷市井,但它有一个漫长的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只是有关它的史料记载出现了断档。如果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前推,说皮影戏成熟于崇尚文化艺术的盛唐也是有道理的,将皮影戏的起源时间上推至两汉也并不为过。这样一推,皮影的起源时间与晋代志怪志异小说《搜神记》中的描写相吻合。所以,有学者认为将皮影艺术的起源时间定于2000年前的西汉较为客观。
《搜神记》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思念她。有个叫李少翁的巫师投其所好,用一张兽皮剪出李夫人生前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帷幕上。汉武帝看到帷幕上的影人,在光影变幻间仿佛感觉到李夫人“复生”并来和他相聚。文中所述李夫人“复生”的帷幕灯影场面,应该是皮影戏艺术的雏形。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素来对政治缺乏兴趣的高宗不但爱看皮影戏,有时还亲手表演皮影戏。《大明宫词》里曾几次出现这样的场景:太平公主陪伴父亲表演才子佳人皮影戏,并用夸张的声调为之配音:“看那对面来的女子,春光满面……”直至高宗弥留之际,他惦记的不是江山,也不是美人,而是令他如痴如醉、难舍难弃的皮影戏。
灵宝的百姓素来喜爱皮影,村里凡遇到红白喜事或节假日都免不了演皮影戏。
灵宝皮影和道文化分不开
要了解灵宝道情皮影戏得先从函谷关和老子说起。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灵宝市境内,是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老子著道家学派开山巨作《道德经》的灵谷圣地,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关(函谷关)、名著(《道德经》)著称。函谷关将周围的亚武山、永乐宫等道家圣地联系在一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灵宝道情皮影戏形成发展的人文地域环境。
在灵宝,道情艺人有别于其他民间艺人,在群众中有比较高的地位。道情艺人都尊古代传说中的八仙为师,不分师傅、弟子,互称兄弟。艺人因道而尊,被人称为八仙弟子、先生。皮影表演一般都被安排在正屋的中堂,艺人们必须衣帽整齐,坐姿端庄,以示对八仙的尊重。传统道情皮影戏所用的乐器主要有四弦、玉箫、月琴、渔鼓、简板、手扳、碰钟、三叉板8种。据说,这8种乐器与古代八仙人物所用的器物有关。
灵宝道情皮影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最多时有100多部,1949年前后有50多部,目前有30多部。剧目题材主要集中在道教经义、八仙人物、二十四孝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特点,如《高老庄》、《渡文公》、《西山观景》。其中,以韩湘子为内容的剧目最多,据说,一部《湘子传》就有百余本戏。有艺人说:“打纸扎离不开糨子,唱道情离不开湘子。”皮影戏的唱腔也突出了道教音乐的特点。另外,还有一些富于生活情趣的小戏,艺人们称之为“笑话戏”,经常上演的有《小货郎翻箱》、《吃油馍》、《小二姐做梦》。
曲曲折折一路走来
多少年来,无数皮影艺人为了灵宝道情皮影戏不致失传而耗尽平生经历。民国初年,灵宝境内的道情皮影班有十几个,艺人数百。1949年前,灵宝东部的罗家、南营、牛庄、西车、磨头、孪村等不少村庄都有独立的道情皮影班。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民间艺术,道情皮影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1954 年,灵宝成立了专业的道情皮影剧团,开始在一些大场合演出。1955年,灵宝道情皮影剧团改名为灵艺剧团,剧团的艺人全部转成全民工。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灵艺剧团解散。“文革”期间,道情皮影被当做“四旧”而一度停演。“文革”后,皮影艺人逐渐恢复演出,足迹遍及国内外许多地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灵宝道情皮影艺人先后参加了五台山国际旅游节、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河南省首届曲艺节的演出。2003年国庆节,灵宝道情皮影艺人应邀到郑州市邙山黄河民俗风景区进行了一个月的演出。
灵宝道情皮影的传承,最早可追溯至清代道光年间。皮影艺人中,老一代的有刘北茂、刘启家、刘启森、李政满、刘金才等,目前的传承人有索辛酉、陈继山等。历史悠久的道情皮影因艺人的相继离世,正面临失传的境地,亟待抢救和保护。民间艺人收入较少,也影响着皮影戏的传承。索辛酉和索武酉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生活拮据,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演皮影,演出都在偏远的山区,收入较低,维持生活还要靠种庄稼,而从事道情皮影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
灵宝市文化部门曾在1979年、1985年对道情皮影的音乐、剧目进行了抢救性的录制。近两年,灵宝市文化局将道情皮影的渊源、变迁、艺人现状等情况制成光碟,并积极申报民间文化遗产,争取专项资金扶持。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民间艺人对传统的皮影戏缺乏创新,灵宝道情皮影已显落寞,无法与兴旺时期相提并论。尽管如此,每次路过灵宝,我依然会被这里的皮影所吸引。但愿灵宝道情皮影永远在琴声灯影里跳动。(原标题:灵宝道情皮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