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兰考:亿元乐器产业的新烦恼

2012/8/15 9:55:26 点击数: 【字体:

    当年焦裕禄带领大家栽的泡桐成材后,一开始被村民用来做风箱,后来被发现是做乐器的好材料。如今,兰考能生产古筝等20个品种的民族乐器,但只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利润的大头被别人拿走了……    

    河南兰考:亿元乐器产业的新烦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河南兰考的泡桐经济是莫大的政策鼓舞。兰考泡桐因其纹路清晰、声学品质和共振性能好而受到乐器及家具制造商的青睐。兰考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泡桐之乡”。但从提供泡桐到生产乐器,兰考人走了很长一段路。如今,他们也面临着新烦恼。

    11月21日,兰考县固阳镇范场村,寒风猎猎,村民代胜民的家中却紧张忙碌,工人们正在生产北京、上海等地急需的古琴等乐器。

    代胜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公司生产的“中州”牌民族乐器是整个兰考县唯一有自主品牌的民族乐器。公司年产值近4000万元,接近整个兰考县民族乐器年产值的1/3。

    兰考这个昔日盐碱、黄沙弥漫的穷地方为什么能生产乐器并且还形成了产业?“这主要是焦裕禄的功劳。”代胜民说,“当年为了治理风沙,焦裕禄带领群众在兰考栽了很多泡桐。上世纪70年代初,这些泡桐都已经长成。起初村民并不清楚泡桐能够用来制作乐器,而是把泡桐做成家里烧火做饭用的风箱,有的做成电线闸刀的闸盒。”

    代胜民说,这些风箱在鼓风的时候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后来不知怎么被上海、江浙等地一些民族乐器行业的技术人员发现,兰考的泡桐很适合做乐器材料。紧接着,上海、扬州等地的民族乐器厂纷纷来兰考进货。但是,他们仅仅把这些东西当成原材料。“别人都认为,兰考这个地方穷得不得了,根本捣鼓不出高雅的乐器。”代胜民说。

    商家赚的是大钱,兰考人得的只是小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生产高附加值的乐器呢?代胜民的父亲代士永致力于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1993 年,代家千辛万苦聘请了江浙地区的师傅,创办了兰考县第一家乐器厂——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后来,代家将用本地泡桐树制作的乐器打开了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还推销到了全国各地。现在兰考乐器厂家的老板中有相当多是从代家出去开厂子、闯市场的。

    如今,兰考县以范场村为主,能够生产高、中、低档系列古筝、琵琶、二胡、柳琴、古琴等20个品种的民族乐器,年产值达1亿多元,产品畅销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范场村已成为国内民族乐器加工生产量比较大的专业村。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乐器生产基地,却仅仅有“中州”一家古琴是打着自主品牌走出这片昔日盐碱地的;而且,真正挣钱的还不是他们,而是代理商。“比如说一台古琴,如果是非常好的材料做的话,出厂价可能在6000元,乐器被代理商贴上商标后,向国内外销售,利润会翻倍甚至数十倍。代理商销售一台古琴的利润在2000元以上,经过收藏者和经销商的转手,到了用户手里,甚至已经达到了4万元,80%以上的利润被别人拿走了。”代胜民说。

    开封市委宣传部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当地农民也意识到,掌握了乐器制造的核心技术之后,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抱团发展,打出自身品牌,做深做透产业链条,让“兰考品牌”的古乐器能走出更好的市场之路。(陈关超)(原标题:河南兰考:亿元乐器产业的新烦恼)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文时间:2011-1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