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木兰祠内的木兰替父从军塑像。 资料图片
10月26日,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虞城开幕。木兰文化节开幕之前,围绕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信息又开始充斥各媒体,这其中,10月14日,《内蒙古晨报》以大篇幅刊发了一篇《花木兰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的报道。内蒙古鄂尔多斯竟然也要“争夺”花木兰的故乡!
2007年11月30日,在经过国内权威专家反复论证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将“中国木兰之乡”的牌匾正式授予虞城县。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铁信所言:花木兰的出生地只有一个,就是虞城。
作为木兰家乡的虞城县政协副主席、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对《内蒙古晨报》的报道不屑于反驳,“我们这儿是专家反复论证后的‘木兰之乡’,‘木兰之乡’的考证已经在史学界取得定论,无须再作辩驳。”
“鄂市”之论漏洞百出
《内蒙古晨报》关于《花木兰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的考证,全部来源于准格尔旗史志办工作人员杨玉铭。从杨玉铭的论述看,他对花木兰故乡之争的一些事件并不了解。
宋成树说,杨玉铭认为争夺花木兰故乡的地方有河北完县。其实,河北完县从来就没有争过花木兰之乡,该县只是考证花木兰曾在那儿指挥过战争,留下很多故事,河北完县打造的是“木兰文化之乡”,并非“木兰之乡”。
对于杨玉铭论述《木兰诗》中的“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两句含义符合“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之说 辞,宋成树说,隋朝前,突厥曾南犯至长江沿岸,并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长期驻扎。在驻扎过程中,还选用了很多当地将领,使中原腹地的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习 惯,口头上称统领为“可汗”,基层政权流行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这都是有史可查的。游牧民族的户兵制之说根本不能证明花木兰是突厥女子。
《花木兰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一文最后说:“木兰故里最终花落谁家,有待后来人进一步考证。”该文作者及杨玉铭本人,可能并不知道木兰故里已经名 “花”有主,“花”落虞城。2007年11月3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经将“中国木兰之乡”的牌匾正式授予了花木兰真正的故乡——虞城县。
宋成树认为,导致其他媒体及研究者继续疑问“木兰故里最终能花落谁家”的原因,与虞城县被专家正式论证为木兰故里后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将来,虞城县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木兰故里在虞城这个权威论断在中国家喻户晓。(原标题:虞城县反驳“花木兰是准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