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文化名片
●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绿色名区
●河南省级园林城市
●河南省级卫生城
嘉宾访谈
“梁园文化的有些内涵具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地位。”
——2010年10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儒学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商丘师范学院李可亭教授在做客《商丘大讲堂》时,对梁园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作出精辟论述。
“梁园区是道家文化特别是庄周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儒学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商丘师范学院李可亭教授认为,在目前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庄子故里问题应该以“商丘梁园区说”最有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梁园区为庄子故里,也是道家文化之一庄子思想文化的发源地。
“梁园区将对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努力打造一批有潜力、有分量的文化产业亮点,助推梁园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力争使梁园文化发展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腾飞的新引擎。”
——梁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光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梁园区发出了“文化大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文化大繁荣”的“冲锋号”。
“将现代人文观念与传统文学艺术融会贯通,注入新的文学艺术基因与活力,将其转化为建设梁园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正在认真思考并逐步进行运作的一项文化大工程。”
——梁园区文联主席赵宗允在谈到如何继承梁园两千载优秀文化遗产时,如是说。
核心提示
梁园,因历史上曾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皇家园林而得名。从建成之初,就不仅仅是作为休闲性情的单一场所,而是自始至终就浸染着文化的熏陶,遗留下深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经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今日梁园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和文化气息,她是更大范畴上的文化承载者,是更广范围内的文明传播者。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梁园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作为全市四个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县(市、区)之一,梁园区日前发出文化大发展的总动员,深入挖掘梁园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把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五大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推进全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 黄河故道文化品牌 】
150多年前,黄河改道留下了壮美的“故道景观”。黄河故道文化,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的完美结合,是梁园文化的根,是梁园文化的魂。
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北部11公里处的明清黄河故道遗址是一处天光水色、无限迷人的生态风景带,被旅游界称为“古老的水上长城”。依故堤而建的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
目前,梁园区已经制订详细的商丘市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据了解,该园区的建设以“彰显文化内涵,诠释梁园悠久历史,陶冶游客身心,打造商丘后花园,助推梁园经济发展”为目标,与梁园区旅游总体规划相结合,建设以天沐湖、天泉湖为基础的黄河故道天然水体景观;以商丘国家森林公园为基础的平原森林景观;以“古老的水上长城”——明清黄河故堤、蒙墙寺遗址为基础的黄河故堤历史景观;以三陵台、清凉寺、老君台、观音寺等为基础的西汉梁园历史文化景观和以天沐湖农家乐、森林公园农家乐、阎庄新村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观等景观带,打造休闲度假、人文观光、田园体验、风味美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文化旅游区,塑造“中国旅游的发源地”、“三百里梁园”等旅游品牌形象。
【 寻根文化品牌 】
根,源自血缘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的情思。
位于梁园区王楼乡境内的三陵台,是中华姓氏的发源地,是宋氏、戴氏、牛氏等九大姓氏的祖陵,这为梁园区打造寻根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陵台距今2700多年,是西周宋国戴、武、宣三公王陵,因三陵并峙,故名“三陵台”。西汉时,三陵台是古有盛名的“梁园七台八景”之一,位居西汉梁国三百里梁园的中心地带。2001年9月,世界戴氏宗亲总会创会会长戴育仁先生率团来三陵台寻根拜祖,掀起了寻根祭祖文化热。此后,每年都有大型世界戴氏、宋氏宗亲恳亲团来三陵台祭祖。
源于三陵台的姓氏文化为梁园文化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厚的内容,梁园区委、区政府以打造寻根文化品牌为目标,先后投资、筹资数千万元,对三陵台景点进行开发整修,并以“根”文化为牵引,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学者、客商和知名人士到三陵台寻根祭祖。
目前,经过多次整修,三陵台由最初不足300亩的面积扩大到现在的800多亩,景区主大门按秦汉风格用青石建造而成,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庄重神圣的古朴气质。据了解,梁园区将继续对三陵台进行保护性开发,规划建设三陵台旅游景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旅游观光、寻根问祖、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 戏曲文化品牌 】
戏曲是最人民的艺术形式,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豫剧和全国稀有戏曲剧种四平调这两种戏曲形式在商丘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豫东红脸王”刘忠河及其弟子的支撑下,商丘豫剧二团充分发挥主打剧种的优势,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梁园特色,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叫响又叫座的文艺精品,平均每年演出200余场,在豫鲁苏皖和华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2011年,梁园区委、区政府还精心组织“刘忠河从艺5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剧团重新创作、排演的《打金枝》、《十五贯》等18部经典剧目深受广大戏迷追捧,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梁园区属的商丘四平调剧团是全国唯一的四平调剧团,为了挽救这项稀有文化品种,梁园区委、区政府为四平调剧团增加了编制,划拨了资金,通过戏企联姻为剧团提供了物质支持,剧团多次在省内外获奖。2011年,商丘四平调剧团参加了由省文化厅主办的“品味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受到了专家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 汉梁文化品牌 】
梁园是西汉时期最大的皇家园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引得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梁园,吟诗感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发出“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的感怀,并写下了《梁园吟》这一著名诗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也曾在梁园留下了《子虚赋》等传世佳作。还有枚乘、邹阳等西汉时期的文学大家都在梁园生活过,形成了梁园汉唐时期蔚为壮观的诗人作家群。
从2009年开始,梁园区委、区政府逐步实施“梁园主体文化战略”,组织专家学者对梁园主体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对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系统整理成文字资料,还梁园真实面目;完善修造清凉台、朱台、老君台等现有的景点,打造 “三百里梁园”的壮丽景观,使梁园区成为“梁园旅游城”;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吟诵梁园美景的文学作品、诗歌、词赋,配合梁园美景,开发文化产业;对梁孝王大规模修造梁园的事迹及召天下名士汇集梁园撰文作赋的故事进行整理,争取创作出有关梁孝王逸事的戏剧、电视剧或文学作品,使“三百里梁园”更具魅力和影响力,将梁园区的文化产业推向更高的层次。
以汉梁文化为依托,我市计划在梁园区境内建设一处占地600亩的汉文化公园,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选址中。
【 佛教文化品牌 】
千年古刹清凉寺曾经是一座皇家寺院,坐落在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清凉村清凉台上,是西汉梁孝王之行宫,为昔日“梁园七台八景”之一。清凉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佛教、道教合一的寺院,也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清凉寺原名清凉台,宋代改建为清凉寺,明、清重修,主要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和东西厢房等。
梁园区先后对清凉寺进行重新规划、修缮,为清凉寺传承佛教文化搭建平台,目前寺内香火鼎盛、游客不绝。清凉寺的声名鹊起让梁园旅游“四点一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文/本报记者 李 岩 图/本报记者 崔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