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1889-1975) 渔鼓、坠子艺人。祖居安阳县。老辈人逃荒要饭来到豫东,在虞城县姚楼村落户定居。其父张殿会以卖笔墨纸砚为生,为生计所迫,有时也拿板干唱乞讨。张志坤于十三岁时到夏邑县家戏班里学唱黑脸。二十岁时嗓坏腔倒,遂改唱“三节棍”。后又改唱渔鼓,并投拜胡明善为师,学会了《白玉楼讨饭》、《卖爱姐》、《扎锭子》、《李天宝吊孝》等曲目,闯荡江湖,靠行艺养活一家老小。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在济南曾和著名梨花大鼓演员谢大玉同穴演出。学了不少《三国》、《水浒》段子,演技亦大为长进,后又和著名坠子演员乔清秀及其丈夫乔利元,还有著名艺人徐二玉等接触较多,学会了《大西厢》、《红楼梦》等不少曲段。其唱词雅俗兼备,表演生动,曾轰动徐州、亳县等地,以“活张飞”、“扌翁倒山”的绰号而享有盛名。1950年和女儿张大贵一起参加了虞城县坠子剧团。1952年,同到商丘市。1953年春,他和女儿及绰号为“绿钢皮”的坠子演员刘世红又到了商丘县。在商丘县文化馆领导下,同其他艺人成立了商丘县曲艺组,后更名为商丘县曲艺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队被砍掉,他一家被下放农村。主要演唱《三国》、《水浒》等武段子,有时也演出生活段子。在表演艺术上,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擅长于表现人物的心态。建国初,他在亳县为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创作了《送军鞋》、《送军粮》、《斗争曹安民》、《枪毙聋子》等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