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鹤壁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鹤壁

笃守笔法存古质,遍参墨迹得今妍——李中令书法篆刻集序

2012/6/19 17:18:23 点击数: 【字体:

 
    大凡称之为书家者,莫不精于笔墨而娴于章法,是书法所以为书法之基本技艺者也。而书法名家者,更于技法之外,追求作品气韵的生动与格调的高古,此之谓有境界者也。
   
    然而境界云者,又有高下之别、雅俗之判。高下雅俗之异,在乎作者自身艺术眼界的广狭与学问修养的厚薄。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论治学三境界云:“古来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固为治学境界之渐至高雅之途径也,而书法篆刻艺术高雅境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吾友李兄中令先生,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家,以三境阁主人自许,正是一个以艺术的最高境界为终极目标而不断追求的杰出的书法篆刻家。一个人有较高的境界追求,又有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探索,始能成大气候、得大气象;反之,以世俗习尚为追逐,格调低下,境界不高或至于无,虽凿空心思、百般钻营,而欲大成功者,未之见也。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此之谓也。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杜甫对喜欢的诗人诗风的评价。这是一种高雅、华丽、清秀、飘逸的优美,这是一种具有传统风格与民族意趣的境界。我观中令兄书法篆刻,正有此种美的境界在焉。
     
    中令兄的书法篆刻艺术,所以有这种境界,一方面得益于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多年不懈的临习,另一方面也与他精学覃思、善于探求的执著精神分不开。中令兄学书途径与众不同,早年受其父书风影响,先从隶书入手。于汉碑名帖无所不观,尤于《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用力较多,及长复假借于汉魏简牍,由规整平正而加以笔法跳动,渐渐形成书法根底;后又致力于魏碑摩崖,于《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反复临习,细心揣摩,自是笔下生风,骨力并茂,书中渐有雄健遒劲之美;及游学殷都,又从讲学安阳的甲骨学家王宇信、杨升南,研习殷墟甲骨,执刀契卜,上追传统书法的远古意蕴;同时究心二王、欧阳询、米芾、苏东坡、王铎、赵之谦等古今名家法帖,心追手摹,取精用宏,集书法艺术众妙于一身;于时贤张海、冯志福、李刚田、查仲林诸师友辈过从甚密,问学论道;复精读古往今来书学著作,知行合一,技道并重。有此学问背景,中令兄书艺积渐成家,清新俊逸,气象峥嵘,岂不宜哉!
   
    中令兄于书法之外,兼擅篆刻艺术。自谓先世中多有以诗书篆艺为业者,至其先尊李相如先生,乃当地有名篆刻家,工于书法篆刻。中令兄天纵英姿,又家学渊源。少时即在严父课督之下,执刀习篆,小有艺名。十三岁即木刻领袖头像,惟妙惟肖,被用于当时宣传材料之上。及长,得观明清及近代篆刻大家印谱,遍摩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诸流派名家,因以技法大增。既冠,又幸得当世篆刻名家沙曼翁、苏白诸先生教诲,耳提面命,受益良多。自是以降,上溯秦缪汉篆、战国古玺,于方寸之中又平添古趣,篆艺大进。
   
    正因为书篆同习、两艺并进,所以中令兄书法中有金石味,而篆印里多笔墨情。自来论书论画者,有南北分宗之说。大抵南派清秀、雅丽,而北宗凝重、雄强。然而不论南北,皆有其合理处,皆有其妙处在,艺术贵有特殊性,贵有多样性,正不必厚此薄彼,二分是非。以书法史论,古多以南帖为上,渐积而致馆阁书体,黑光乌亮,千人一面,流为浅俗;而近世尊碑卑唐风起,北碑大行,固有移风易俗之功德在,然矫枉过正,亦流毒不浅,以丑为雅、以美为俗之观念,愈演愈烈,于今为盛。观今日书坛,无论书法篆刻,多受流俗时尚影响,支离字体,扭曲笔势,追奇逐怪,无所不用其极。以为非如此不足以立名号,非如此不足以成大家。成名大家如此倡导,后生晚辈如此景行。上行下效,非无由也。于是曾几何时,书家操觚,非为自娱娱人,而为讨好大奖评委,而为效媚龙门宗师。书坛以奇丑怪异为荣,而以平正优美为耻,美丑莫辨,好恶不分。学者疾首,民众凝眉。此数千年中国书法史上不正常之时代也。而中令兄不惑于俗,不媚于时,立定精神,我行我素,坚持以传统功夫与平正风格为原则,写我心中性灵,起人心中美意,是正有无量佛心,惩弊救世者。艺高胆大者,自信基于功深;随风摇摆者,追风缘以气馁。不仅如此,中令兄书风遒丽健美,毫无半点柔弱冶艳气息,正缘于融金石与书法为一炉,揉刀锋与笔触为一体的积累。对于一般书家而言,但为书法者易流于滑,仅为篆刻者率失之野。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始能方圆并重,质妍两全,力美互生,相得益彰。中令兄书法篆刻,于两者之结合,自然天成,了无痕迹。此正所谓书法艺术之至高境界者也。
   
    余与中令兄相交相知,已阅二十春秋矣。当时我读大学中文专业,喜爱书法艺术,经常东涂西抹,自鸣得意。一日忽有气宇轩昂之美男子来访,美术专业进修生李中令先生也。言于校中见我写海报一帧,与其书风相似,欲引为同调。当时中令兄已是省书协会员,成名书家,对一未入门径的学生下顾如此,令我十分感动。及知是黎阳同乡,桑梓情浓,更是喜不自胜,相见恨晚。自此常常晤谈,时时聚论,探讨书艺,纵论人生。毕业后虽各奔西东,然鸿雁常飞,候问不断。中令兄坚定于书法篆刻一途,心无旁骛,日益精进。后以不惑之年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名实同收,成为书法名家,令人艳羡。而余则累于学问寂寞之道,复又考研攻博,虽未偿须臾忘情笔墨韵事,然精力与能力所限,始终不得不以书艺为游闲余事。故多年未有进步,每思之怅恨久久,于书友书道深有愧焉。只有冀异日有闲暇,浸淫翰墨丹青,后起直追,忝列骥尾而已矣。
   
    今中令兄书法篆刻,入选全国百家集丛,将及付梓,令兄不忘旧日友情,殷殷问序于余。余深感举鼎绝膑,难克此任。然中令兄再三致意,雅意难却,不获辞命,乃不揣浅陋,对其书法篆刻略述如此,不知当否。文中涉及对时下书坛书风评论,言语有不敬当世诸公者,多一己私见谬论,直抒胸臆,非有意冲撞也,文责自负,与中令兄无关。言至于此,意犹未尽,复以律诗一首殿之,诗曰:
                      
    黎阳李氏家学渊,华翰精绝迈先贤。
                      
    骨力遥寄秦汉上,风神漫托晋唐间。

    笃守笔法存古质,遍参墨迹得今妍。

    书就片纸换鹅去,三境阁中有洞天。【原标题:笃守笔法存古质,遍参墨迹得今妍——李中令书法篆刻集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浚县文化研究》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